
6月30日,校党委中心组举行第四次集中学习,副校长蔡中奇领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专题。
学习会上,蔡中奇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是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在实践观的基础上把唯物论第一次贯彻到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力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基础,既尊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从而确定了符合客观规律的最终归宿——共产主义。
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找到了真正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大特点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规律。有了这三大特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才能够以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自上个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克服一切旧式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政治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引领了时代化。我们党诞生伊始,就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以为教条地、机械地、僵化地、简单地背诵革命导师的话就是社会主义,没有充分考虑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大背景,极力否定毛泽东提出的“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最为珍贵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果遭遇惨痛的失败。而正是因为有了“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党和人民才能够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正是在以后的每个时代都有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时代化引领,我们才能够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变成改造中国的强大武器。如此,马克思主义就活了,马克思主义就有了生命力。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努力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其实,中国共产党有今天这样的执政基础,就是因为善于走群众路线,善于用简单淳朴的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善于发扬协商民主,把广大人民群众很好地组织起来,焕发出移山填海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充满生机活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此,被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就能够万众一心、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