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立达学院红十字会在立达剧场召开“携手青春、共享健康”防艾滋讲座。本次讲座由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校红十字会会长戴旻磊主持,校红十字会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图|参加防艾滋讲座全体成员
“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是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我国防治艾滋病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控制艾滋病传播,是本次召开防艾滋讲座的主要原因。
讲座的概要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戴旻磊通过科学而翔实的举例与剖析,向同学们介绍了艾滋病的起源与危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讲座的精彩时刻吧!
图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携手青春、共享健康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讲座由一段关于性病艾滋病的视频拉开帷幕,随后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戴旻磊依次介绍了中国艾滋病四大高危人群、艾滋病症状的由来、对人体的影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据数据调查显示,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百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主要原因就是防艾知识的匮乏。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性接触传染、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这些都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一些不正常性行为接触也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同学们都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引以为戒。

图|戴旻磊主席为同学讲解“什么是艾滋病”
认识预防艾滋病的政策
接着,讲座播放围绕国家针对艾滋病的防治方法的正确预防艾滋病视频,可以简明扼要地列举为:其一,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其二,加强血液制品管理;其三,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其四,加强治安管理;其五,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监测等;其六,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讲座就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了细致生动的介绍与阐述,并特别强调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国家为促进人类全面健康发展尽心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一员,也应当洁身自好,为防治艾滋献一份力。

图|学习“认识预防艾滋病政策”的同学们
青春期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远离艾滋病?戴旻磊主席作出解答,从行为习惯到预防措施,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其中更是重点介绍了避免感染艾滋病的“自救法”,即艾滋病阻断剂的使用方法。
此外,为消除同学们的顾虑,讲座特意补充了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是蚊虫叮咬传播的,艾滋病病毒并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希望同学们能平等地对待艾滋病患者。
图|戴旻磊主席为同学讲解防艾滋相关知识
防艾风险认识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为活跃气氛,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戴旻磊主席游戏的形式邀请了一批同学上台互动。并将台上的学生们分为了艾滋病感染者、被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三大群体,再让不同群体的同学对自己所处情况说明感想,以此表达同学们对艾滋病不同群体的看法。
接着,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戴旻磊主席通过同学们对于游戏的学习感悟衍生出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我国艾滋病平均感染率在0.06%左右,15~24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检出率大致在0.08~0.1%之间(高出全人群41%-6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通过异性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给对方女传男的几率是700分之1,男传女的几率是200分之1,男男同性传播的几率是10分之1,传播中也与感染者所处疾病阶段、体液中病毒浓度有关,相差数十倍乃至百倍;即便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也有30%左右的失败率 (病毒比精子小100倍)。
图|同学进行“野火游戏”防艾风险认识活动
防艾讲座成功召开,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向同学们科普了艾滋病的同时,也说明了当下艾滋病传播的严重。作为大学生,应充分发挥“红丝带”精神,热爱生命,平等待人,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图|工作人员向同学收集讲座感悟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同学们在便条上写下了自己对本场“携手青春、共享健康”防艾讲座的感悟。立足校园,服务公众,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是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初衷。通过本场防艾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会通过爱护与维护下使校园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并呼吁身边同学重视防艾和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