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站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日常工作
1、由站负责人指定的医生或护士,负责全站内部感染监测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测消毒灭菌效果;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在工作场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并洗净双手。无论是否接触过感染病人,工作服不能穿到其他地方,更不能到食堂;
3、站内应定期通风,必要时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两次,紫外线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1)空气:1.5w/m3,30分钟,计算房间面积,不够加用活动紫外线车;
(2)物体表面:距离1米,30~60分钟;
(3)灯管检测:≥80um/cm2半年测定一次,<80um/cm2一季度测定一次,≤70um/cm2应更换;
(1)保持灯管清洁,每周用96%酒精纱布擦拭灯管;
(2)测定紫外线强度时戴墨镜
(3)开灯预热5分钟,将紫外线测定仪探头放于灯管1米处;
(4)在盛夏强光下,必须在夜间进行或用窗帘遮光后测定强度;
(5)对不合格灯管给予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二、体温表消毒处理
(1)第一道处理 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甩下刻度。
(2)第二道处理 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冷开水清洁擦干后备用。
(3)第三道处理 金牌消毒液第一缸每次测量后更换,第二缸每天更换。
三、一次性无菌物品及棉签、棉球等污染物处理:
(1)一次性无菌物品定点、分类放置,注明物品名称、有效日期。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无过期物品;
(2)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装无破损,无漏气;
(3)使用后按规定分类放置专用塑料袋内,统一送有关单位销毁处理;
(4)污染的棉签、棉球等医用废弃物用垃圾袋装好后送有关单位处理。
四、医用家具、设备
1、感染病人接触后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最终处理。如感染病人须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窗及床旁桌作消毒处理;
2、各诊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内一切用品、家具、医疗器械要定期清洁消毒;
3、每天开诊前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桌子、盘子和地面,做预防性消毒;
4、消化道疾病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便器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消毒,浸泡于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
五、治疗师、观察室
1、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二次,桌面、地面消毒每日二次,保持清洁无积灰。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3、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一次排列。无菌包清洁无损,注有物品名称、有效日期、签全名及化学指示带,无过期包;
4、治疗盘内碘酒、酒精应加盖保存;干燥持物无菌盘使用不得超过2小时;
5、开启的无菌液体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抽吸的溶媒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液体均需注明始用时间;
6、储存棉球、纱布的无菌储物罐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7、消毒药液应有专用盛器、专柜放置、专人负责保管,标记清晰;有药名、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无变色、无杂质。自配药液有效期一周;
8、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9、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上海立达学院保健站
201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