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达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一、保障体系
1.机构设立
学校就业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由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副院长及各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完成。学校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由常务校长任第一责任人,由常务副校长具体分管就业工作,由各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领导成立工作小组;同时,设立学生处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实施,各二级学院成立院级就业创业工作小组。重大问题由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领导小组决定。同时,学校较早就成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保障职涯及创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2.场地及信息化建设
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配有就业指导办公室,以及会议室,共计约100平米;办公设备较为齐全,目前有计算机(人均1台)、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兼用);自有第一届毕业生起,学校网站就建有功能较为完备的就业板块,专人管理,发布信息,2011年,学校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课题获得了教委创新基地项目,打造了一个专业性更强、功能更丰富、服务更成熟的就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了学校就业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也为就业数据分析提供了条件,网站可为毕业生提供线上投递简历、生成推荐表等功能;有专用橱窗,供就业办及时张贴就业信息、公布相关内容;学校室内体育馆也为每年大型校园招聘会提供场地,可容纳参展单位近200家。
为激发我校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热情,服务学生的“三创”精神的培养和创业实践需要,学校专门开辟了整一个楼层的众创空间,由学工部具体负责。截止上学期末约有40余个项目申报入驻。除提供必备的办公设备,免收房租和物业管理费用外,还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协助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协助申报各种创业扶持基金,是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新天地。
3.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办公室目前配有2名工作人员,由学生处副主任肖遥全面领导,并配备一名数据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工作繁忙时学生处全体人员一同参与。在就业办的具体指导下,各学院学生工作副院长、各毕业班辅导员全程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满足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创业指导的需求,学校成立社科部三创教研室,周淑敏任负责人,注重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和校友回校作职场介绍及现身说法,同时,重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引进就业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类职业生涯指导课程考证和培训,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全面提升就业工作队伍的职业能力与水平,保障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全都纳入教师岗位管理,支持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和学历提高需要,所需经费纳入专任教师培养计划。目前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配备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有4位职业咨询师(中级)、4位创业咨询师(三级)、2位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远大于1:500。
4.经费保障
在经费上,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逐年增加投入,主要费用如:产教合作单位开拓费用;用于就业激励机制的奖励经费;聘请职业指导讲座的专家费用;毕业生毕业实践预就业联系费用;购买用于就业工作人员的职业指导书籍、报刊等;召开校园大中小型招聘会的费用如:搭建展蓬、制作毕业生专业介绍小册子、宣传礼品、交通费用等;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费用;创业活动开展、场地设施提供所需费用等等。除去各就业、创业项目扶持支出的经费,2019年我校用于就业创业工作的自有资金支出费用约33万余元。
5.制度保障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地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海立达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例会及毕业班辅导员培训会议,每年制定就业工作实施计划及目标,对每阶段的工作及时做好总结。
自2010年起,学校每年制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以及就业工作奖励办法,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起院领导亲自抓,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具体负责,专业主任、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齐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并将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学院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对完成就业工作各项指标的学院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还会举行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会上交流经验,提出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对就业工作的推进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指导与服务
1.就业创业指导
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完善,生涯教育全覆盖。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程,成立了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研室,配备专兼职教师12名。实行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统一备课、统一课件内容。在全校所有专业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展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总课时为30学时,2个学分。学校整合社科部、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学工部,形成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完整体系,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学生进校就读到毕业、就业、择业、创业全过程进行指导。
2.就业市场体系建设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提高毕业生签约及就业率,我校自上而下,调动一切力量,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⑴ 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用人单位,以举行校内大型招聘会及多种小型招聘会、宣讲会并举的方式,把用人单位“请进来”。每年举办一场大型校园招聘会,二级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宣讲会若干场。2020举办线上校园招聘会,共吸纳了近千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了近万就业岗位,充分保障了我校毕业生需求。
⑵ 对于大量来电、来访表示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及条件审核,对审核通过的用人单位开通就业信息网发布权限,并第一时间通知各二级学院,通过毕业班辅导员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传递。这项工作始终贯穿整个就业过程,甚至对于往届毕业生,如有需求,也给予积极推荐。
⑶ 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利用他们在相关地域、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⑷ 各二级学院分别与各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众信国际旅行社、星巴克、上海电机厂等等,这些合作单位已经形成了我校毕业生有效而稳定的就业去向。
⑸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我校与车墩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叶榭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新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合作,引入松江优质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校企洽谈,创建新的就业基地,争取做到好中选优,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将好的人才留在松江。积极对接联系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前程无忧、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松江分部,利用其资源优势给我们联系更多优质企业来校招聘。
⑹ 校友资源是学校就业工作中最宝贵的社会资源,有效挖掘和凝聚校友资源,是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平台的有力支撑。我们深入挖掘优秀校友,请他们带着岗位来到学校招聘会上招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在去年的大型校园招聘会中,有6名校友作为人事负责人分别代表各自企业前来招聘,呈现喜人态势。
每年我们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提升,但是为了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资源必须不断优化和整合,根据毕业生需求,关注其求职目标地域、行业、岗位等,最大程度实现求职意愿与需求岗位精准对接。同时,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与调查工作,建立和不断更新就业市场单位库,目前有效市场单位库数量已达4000余家。
3.就业创业信息服务
为更大限度地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要,除了橱窗等传统的就业宣传渠道,我们还坚持推行“就业信息服务网 +微信群+邮箱+QQ群”四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宣传机制。今年,我校又在集团统一采购的支持下,推出“立达就业与生涯指导站”微信公众号,利用现代化流行的多媒体手段强化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在大型校招会后继续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至学生毕业,促进就业创业信息互联互通,确保就业资讯传递畅通及时,营造了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
为更好的提高就业服务质量,贴近学生需求,招聘会现场还邀请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叶榭镇社保中心相关专家,协同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为毕业生现场答疑,给予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期间,不少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前来咨询,显示出高于往年的热情。
4.特殊学生就业创业帮扶
双困生是社会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我们始终树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终身就业援助”的思想。一是做好就业困难学生动态管理。深入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农村生源、身体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帮扶工作,建立从班级、学院、学校的就业困难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采取技能帮扶、岗位帮扶、心理帮扶等各种形式,提供简历、礼仪、面试等个性化训练及针对性地就业服务。二是服务不断线,切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努力使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实现就业。
三、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2020届毕业生在规模上较以往继续增长及疫情双重影响下,给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截至2020年8月25日,学校2020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34。
四、就业统计材料质量
1.就业统计材料真实性
为了更好地推进就业工作,坚持学生就业“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开展全校就业签约率核查工作,在保持签约率始终名列同类学校前茅的基础上,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重点核查内容生源地和就业地点不一致、协议书的时效性和合法性及被就业、名义上就业、为奖励而就业等现象,以提高我校就业统计质量。
2.就业统计材料完备性
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5.34%,就业人数为1811人,就业形式为签约+升学+出国+合同就业,每一名就业学生都具有相应的就业作证材料,即就业协议书、录取通知书、出国签证、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在职证明等,这些相应材料由校就业职能部门负责搜集,并要求各二级学院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业办将不定期对其进行抽查。
3.就业统计材料准确性
学校的就业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市教委的规章制度执行,在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报数据的过程中,做到信息数据准确性、上报时间实效性,不断加强工作责任性,避免“被就业”、“名义就业”的现象产生。通过不定时召开毕业班辅导员会议向校领导、各二级学院通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等,随时上下沟通、跟踪面上的就业状况,以便于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上海立达学院招生就业办
2020年12月10日
附: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安排(常规工作,简要描述不展开)
2020年9月: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通报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报送毕业生就业基本信息。确定学校大型校园招聘会举办时间,听取二级学院意见。指导各二级学院召开针对毕业生系列讲座并辅导毕业生制作个人求职信、求职简历等材料。
11月:启动新一届就业推荐及招聘会筹备工作。
11月:举办毕业生线上校园招聘会,筹备线下招聘会,发放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等材料。将毕业生送入就业市场。
12月-次年6月:做好毕业生离校实习各项工作,指导毕业生立足职场,保护个人权益,逐步签订就业协议,根据上级要求做好毕业生就业材料的收集与报送。
7月-8月:就业冲刺及最终数据报送。
9月-12月: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材料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