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达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方案(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走进新时代 赢得新时代 全面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校、院两级管理的目标要求,实施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学院教学管理责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评价全校各二级学院的本、专科教学工作,具体内容见《上海立达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二、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评价,调动学院教学工作积极性,强化学院教学管理的主体责任;使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常态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形成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为组长,人事部、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督导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
四、评价的方法
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每年底进行一次,主要通过听取汇报、审核数据、实地考察等方法来实施。
1. 听取汇报:由各二级学院领导汇报本学院教学工作理念、思路、特色等内容,评价小组听取汇报,并给予相应指标的评价。
2. 审核数据: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提供相关指标的状态数据,由评价小组核实并予以评价。
3. 实地考察:由评价小组深入到各二级学院查阅相关材料、了解有关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五、评价结果与应用
1. 各主要观测点的评价采用等级制。主要观测点根据等级标准确定相应的等级,分为A、B、C、D四等,高于C不足A的为B,不足C的为D。在确定每个观测点的等级时,必须首先达到C等要求,才能评为B等或A等。A、B、C、D级的得分系数依次为1.0、0.8、0.6、0.3。支撑材料不实或无支撑材料的观测点实行零分制。
2. 将最后得分从高到低排名,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对最后得分排在第一至第三名,且评为D等的观测点不超过2项的学院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最后得分排在最后一名的学院及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当年不能评优评先。最后得分作为二级学院年度目标考核中教学工作部分的考核结果和绩效系数的参考依据。
六、其他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参考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进行评分,涉及有学生指标的不列入考核范围,总分按百分制折算。
附件:上海立达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试行)
上海立达学院教务处
2020年11月10日
附件:
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试行)
评估指标 | 分数 | 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备 注 | 得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A | C |
一、教学工作思路和地位 10分 | 1.教学工作思路 | 4 | ①教学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实 施效果好。 ②有切实可行的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和客观、全面的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 ①教学工作思路比较清晰,提出了目标,但没有具体措施。 ②有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但没有年度教学工作总 结。 | 查阅学院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每个观测点2分) |
|
2.教学地位 | 3 | ①学院每年组织召开教学专题会议3次及以上,并有记录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执行情况好。 ②院领导每学期每人为本科生至少上一门课。 ③在绩效分配上有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的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执行良好。 | ①学院每年组织召开教学专题会议1次,有记录。 ②院领导每学年每人至少为本科生上一门课。 ③在绩效分配上有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的政策,但执行不够。 | 到学院查阅相关材料。(每个观测点1分。) 院领导指学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 |
|
1 | 院领导每周进行日常教学巡查3次及以上,有记录及处理意见。 | 院领导每周进行日常教学巡查达到1次,有记录。 | 检查学院教学巡查记录统计表和原始材料。 |
|
2 | 院领导、系主任每学期每人听课都在6节及以上,听课记录完整、规范、有针对性意见或建议。 | 院领导、系主任每学期每人听课分别达到4节、6节,有听课记录。 | 检查学院听课统计表及原始听课记录本。 |
|
二、教师队伍和教学改革 14分 | 3.教师 培养 | 4 | ①有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认真执行,积极组织教学观摩、竞赛和学习交流,执行情况好,效果好; ②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已经立项的教学团队工作成效好,有定期总结,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 | ①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能按学校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等活动,执行情况一般; ②有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或者立项的教学团队工作成效一般,有总结。 | 查学院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教学团队建设规划、青年教师跟踪听课记录及评选材料(每个观测点2分) |
|
4.高职称教师任课 | 4 | 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职称主讲的课程门次比例不低于60% | 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职称主讲的课程门次比例在40%-50%之间 | 查开课情况,含校内低职高聘教师 |
|
评估指标 | 分数 | 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备 注 | 得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A | C |
| 5.教研教改活动 | 3 | ①有教研活动计划,思路清晰,效果良好。 ②每个系(教研室)每年开展教研活动10次以上,教研活动按计划实施并且效果显著,记录详细。 | ①有教研活动计划,并能按计划实施。 ②每个系(教研室)每年开展教研活动6-7次,教研活动基本按计划实施并且效果一般,有记录。 | 组织检查教研活动计划及教研活动记录本。教研教改活动包括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同行听课安排、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质量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建设等主题活动。(观测点①1分,②2分) |
|
6.教研教改成果 | 3 | ①当年有主持的省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或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②已立项的教研教改课题或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卓有成效。 | ①当年有主持的校级教研教改课题立项。 ②已立项的教研教改课题或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按时通过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 | ①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②已立项的教研教改课题或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按时通过中期检查或结题验收的评为D等。 |
|
三、教学建设 15分 | 7.基本文件建设 | 3 | 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按指导意见制订,培养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理可行,有利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②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编制规范,质量高; ③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日历等教学基本文件齐全,格式规范,按时提交。 | ①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②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编制基本规范; ③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日历等教学基本文件格式欠规范,未能按时提交。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到学院查阅相关材料。 观测点①1分,②1分,③1分。 |
|
8.专业建设 | 4 | ①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已立项各类专业建设切实开展工作;专业建设过程规范,专业方向设置合理;有定期总结材料。 ②年度专业检查评价优良。 | ①有专业建设规划,已立项各级特色专业有总结;专业建设过程比较规范,专业方向设置比较合理; ②年度专业检查评价基本合格。 | ①到学院查阅相关材料。 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涉及专业或新设专业未通过评估的评为D等。每个观测点2分。 |
|
9.课程建设 | 6 | ①有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档案规范、齐全; ②当年有校级及以上精品资源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已立项的精品(优质)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网络教学资源运行、更新情况良好。 ③当年立项核心课程建设达到任务书要求,验收合格。 | ①有课程建设规划;各门课程档案建设情况一般; ②当年没有校级及以上课程申报获批;已有精品(优质)课程通过检查。 ③当年立项核心课程建设缓慢,未达到预期目标。 | ①到学院查阅相关材料。 ②精品(优质)课程未通过检查的评为D等。(到教务处查资料) 观测点①1分,②2分,③3分 |
|
评估指标 | 分数 | 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备 注 | 得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A | C |
三、教学建设 15分 | 10. 教材 选用 | 2 | ①必修课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或校级立项教材。 ②按时、准确上报教材征订计划,无差错。 | ①必修课使用近三年正式出版的教材。 ②基本按时、比较准确上交教材征订计划,基本无差错。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每个观测点 1分 |
|
四、教学运行管理 35分 | 11. 考试 管理 | 3 | ①院领导集体参与考试管理,参与各轮次考试巡考次数累计≥12次; ②所有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无监考失职情况通报; ③本科课程考核改革方案执行情况良好。按时上交各类材料。 | ①院领导年度巡考次数累计6次; ②监考教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失职通报不超过3人次; ③本科课程考核改革方案执行情况一般。未按时上交各类材料。 | 检查各单位考试实施情况,课程考核改革情况。 每学期第一周交课程考核汇总表(纸质版)。院领导指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个观测点1分 |
|
12. 学籍与 成绩 管理 | 4 | ①教师按时、规范完成考试成绩教务管理平台登录; ②学生成绩管理规范,无差错。 ③按时完成学生学籍学年注册上报,无差错。 | ①教师未按时报送成绩的课程门数为3-4门次; ②学院成绩管理出现差错5-6门次。 ③学生学籍学年注册出现差错为学生数的0.8-1%。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抽查学籍与成绩管理情况。 观测点①2分,②③各1分。 |
|
13.实验 | 6 | ①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开出率100%,无随意改变实验计划的情况。 ②按照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要求和项目性质合理安排实验分组,以保证学生实验任务的完成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③实验报告批阅认真,存档规范(含电子档)。 | ①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开出率为90-95%,且课时充足。 ②能合理安排实验分组,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③实验报告批阅比较认真,存档较规范(含电子档)。 | 到学院和实验教学中心查阅相关材料。 每个观测点2分 |
|
14.实习和实训 | 10 | ①严格按培养方案和实习计划组织实习,实习时间充足。 ②严格按实习教学大纲落实实习内容,要求具体。 ③按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工作到位,严格履行职责。 ④教师实习指导手册规范,实习报告批阅认真。 ⑤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集中率>50% | ①基本按培养方案和实习计划组织实习。 ②实习内容比较明确。 ③基本按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④教师实习指导手册较规范,实习报告批阅比较认真。 ⑤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集中率30%-40% | 到学院查阅相关材料。 每个观测点2分 |
|
评估指标 | 分数 | 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备 注 | 得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A | C |
| 1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 5 | ①实习基地数量和提供的岗位数充足,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②有校级及以上实习实训中心或已有的实习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③当年80%以上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开展各类实习 ④学院有专人负责实习基地的开拓和维护,效果明显。 | ①有实习基地,能基本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②已有实习基地建设成效一般,接纳了实习学生。 ③当年50%以上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开展各类实习 ④学院有人负责实习基地的开拓和维护,效果一般。 | 查阅学院实习备案情况,检查学院实习计划安排等相关材料。 实习基地每专业少于3个为D等。 观测点③2分,其余每个1分。 |
|
16.教学计划 | 2 | 各专业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良好,平均每个专业调整≤1次 | 平均每个专业调整3次;。 |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指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时学分和学期安排的调整。教务处提供材料。 |
|
17.调停课 | 2 | 教师调课率≤30% | 教师调课率为40%-60% | ①调课率=调课总人次(含因公、病假、事假等)/承担单位任课教师总人数。 ②1次学期性调课=3次临时性调课 |
|
18.教学事故 | 3 | 没有发生教学事故或没有因为教学工作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批评。 | 一般教学事故不超过4人次或严重教学事故不超过2人次。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
|
评估指标 | 分数 | 观测点及等级标准 | 备 注 | 得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A | C |
五、命题与阅卷 8分 | 19. 命题与 阅卷 | 8 | ①命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结构和题量合理,试题难易适度,有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合理、详细; ②试卷评分科学规范,无误判、错判,减分、加分记号清楚、准确,得分累加无误,无检查通报。 ③试卷命题审核严格,能够按时提交试卷印制计划和组织教师阅卷,没有影响工作进度; ④试卷分析科学客观,对改进教学有指导作用。 | ①命题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结构和题量基本合理,试题难易基本适度,有标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比较合理; ②试卷评分比较科学规范,误判、错判少,减分、加分记号比较清楚、准确,得分累加错误少,当年检查通报在5-6例。 ③试卷命题较为严格,能够提交试卷印制计划和组织阅卷,对考试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④试卷分析,对改进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查阅学院材料。 每个观测点2分 |
|
六、毕业论文 8分 | 20. 毕业 论文 | 8 | ①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规范,归档规范; ②答辩组织过程规范,评定成绩合理; 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实验、实习、实训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比例不低于70%; ④获省优论文的比例不低于0.8篇/100毕业生。 | ①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基本规范,归档较为规范; ②答辩组织过程比较规范,评定成绩基本合理; ③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实验、实习、实训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比例在50%-60%; ④省优论文的比例不低于0.5篇/100毕业生。 | 教务处提供相关材料, 查阅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查结果。每个观测点2分 |
|
七、教学效果 10分 | 21.学科竞赛 | 4 | ①建立了与开办专业相关的院级竞赛机制,成绩显著; ②积极开展校内学科竞赛,学生参加踊跃; ③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2项,或省级以上(含省级)奖≥10项; | ①有与开办专业相关的院级竞赛机制,成绩一般; ②开展校内学科竞赛,学生参加情况一般; ③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1项,或省级以上(含省级)奖=4项; | 查阅学院材料。 观测点③2分,其余每个观测点1分 |
|
22.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 6 | ①高年级学生参加实践创新学分认定比例>70%; ②在正式报纸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文学作品)≥1篇/百人; ③承担国家级、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100名学生。 | ①高年级学生参加实践创新学分认定比例50%-60%; ②在正式报纸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文学作品)为0.4-0.5篇/百人; ③承担国家级、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0.6-1项/100名学生。 | 每个观测点2分 |
|
备注:评估分数计算办法:评价介于A级、C级之间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A、B、C、D级的得分系数依次为1.0、0.8、0.6、0.3。 支撑材料不实或无支撑材料的观测点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