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松江区叶榭学校思政教师“互学互鉴,携手高质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四楼会议室举行,叶榭学校副校长陈英出席研讨会,两校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研讨交流。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杰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曹楠作题为《谱好统、展、促三部曲,高质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研讨交流主旨发言。从制定方案“统”融入、说课晒课“展”融入、研讨培训“促”融入三个方面, 交流了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融得准确、融得自然,转化为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带着温度,走进思政课堂,深入学生心里。
叶榭学校教师孙诗韵该校作了题目为“党的二十精神进校园,培根铸魂育新人”的研讨交流主旨发言,从打造二十精神宣讲队伍、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丰富思政教育渠道三个方面,交流了创新教学方式,突破教材内容,跨越课内外,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打卡、烈士扫墓、做红色故事倾听者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思政小课堂引向社会大课堂,加深学生对党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院向东平、邵燕、陈晓琴和叶榭学校夏科连等教师也结合教学任务作了交流发言,他们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寻找“上海这十年、松江这十年、叶榭这十年”等可以实行大中体一体教学比较合适的主题,进行沉浸式实地考察或进行主题汇报,让学生深刻理解二十大报告中这十年有伟大成就和变革,进而让学生坚信未来一定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并自觉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优势,进行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共促教育发展,共育时代新人,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叶榭学校副校长陈英在会上作了发言。她表示,虽然两校教学对象、教学任务不同,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交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内容体系,将思政课讲准、讲深、讲透。加强德育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参与感,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转化为日常行为中的点点滴滴。
王杰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要讲准讲透讲活党的二十大精神,达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这次两校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交流,其目的就是了解掌握彼此融入内容的侧重点和融入方式方法上的好经验,互学互鉴,共同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为响应这一号召,立达学院与叶榭学校去年签署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议,此次活动就是要使协议落地见效,真正起到提升两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大思政课”格局的重要内容,高质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近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打造大思政课格局的主要途径。开展“互学互鉴,携手高质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既是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也是适应国家教育发展大势的需要。
他表示,当前要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为契机,以“高质量、一体化”为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化合作,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一体化,共同构建校地大思政课新格局,共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