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28第三届中国·哈尔滨“广厦杯”国际大学生冰雕艺术大赛在哈尔滨广厦学院隆重举行。上海立达学院学子创作的冰雕艺术作品《余年》斩获一等奖,艺术学院教师张是泽再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学校继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冰雕艺术大赛荣获一等奖后再获此殊荣,充分展现了立达师生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优秀的创意设计能力。


本次大赛由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组织委员会、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北京林达投资集团主办,哈尔滨广厦学院、哈尔滨林达世界欢乐城·外语城、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承办。

大赛以“大美龙江·魅力冰城”为主题,汇集了国内外高校110支参赛队伍。比赛设置两个赛场,分别为哈尔滨市兆麟公园和哈尔滨林达世界欢乐城·外语城。比赛将持续三天,所用冰块采用整体固定天然冰,长1.5米、高米、厚0.40.6米,供参赛选手们尽情创意。大赛组委会聘请了国内著名冰雕塑艺术家组成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


上海立达学院团队此次参赛作品名为《余年》。余即富余,余存,寓意年年有余。且余年谐音“渔年”,对于冬天,对于北方人民而言,就是寓意着冬捕之时的大丰收。作品造型以鱼为主,下面三条鱼是指鱼的数量众多,总类繁多,大小不一,代表丰收。中间那条鱼头朝下,寓意了补大放小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而上面横着的那条鱼象征着年夜饭桌上的鱼,寓意着生活富足。两旁用中国传统纹饰如意纹做装饰,代表着人们对“平安如意”、“好事连连”的追求。



此作品融合了绘画、雕塑、构成等艺术形式,通过叠加、重组、再创造让冰雕艺术作品绽放出浩然正气与迷人魅力。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坚持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余年》主题融合了了东北黑龙江独特的冬捕民俗,既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是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致敬。



作品整体画面由四条鱼为主体物,祥云为点缀,整体气韵生动,秩序井然,一团和气。四条鱼方向不同、细节各异,即做到画面的丰富多变与“和而不同”,在秩序中求韵律、在理性的沙漠上感性的驰骋,诠释了中国当前海纳百川的艺术时代。
上海立达学院团队意在呈现出能够展现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立意有深度、有高度、有创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顺应时代发展的艺术作品,此次冰雕作品是对中华人民建国70周年的献礼,是对中国人民生活愈加富余,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