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上海立达-台北城市机电与信息学院成立于2015年4月,由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学院和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共建。学院现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软件技术等7个专业。学院建有两大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和企业化IT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专业今年已经正式招生,并把“青少年机器人培训”作为主攻方向,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工程学院更是台湾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大咖。与我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二、公司简介与合作渊源
15年学院郑旭东老师来到我们这边,独立承担了虹桥店的高年级机器人培训的拓展和教学工作,郑老师通过他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赢得了企业高层的信任。彼此充分了解,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三、校企合作项目概述
1、校企合作项目宗旨
2015年12月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公平公正的宗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我方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校方为我们深度教学基地和科研基地。
2、合作培养方式
合作模式以顶岗实习模式为主,产学研模式和教学见习模式为辅。
3、合作具体内容
一期内容为郑旭东老师组织学生以实习的形式开展合作开发“3D打印”项目开发工作、机器人培训教师培训工作、课程推广工作等等。
四、校企合作项目实行情况
1、 合作实施方案
合作实施方案如下:
(1)郑旭东老师在九亭总部编写初级、中级教师培训教材。
(2)河淳等·4名·学生在虹桥店开展“3D打印”项目实验,由学校提供3D打印设备和教材,学生独立负责推广和教学工作。收入按比例分成。
(3)由沈丹、万峻青等8名学生开展“青少年机器人培训教师”顶岗实习。
实施情况年度总结:
实施方案中第一项顺利完成,第二项由于预期太高而失败,第三项深入开展中,其中罗峣晟同学表现突出,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下边是郑老师提供的项目分析报告。
附表一 学生分组完成情况
| 学生基本情况 | 目标及完成情况 | 原因分析 | 备注 |
A组 | 优等生,社团团长,有自主创业想法 | 高级目标:立项创业。没有完成 | 我目标定位偏高,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遇事退缩。 | 自己退出 |
B组 | 中等生,有过培训兼职工作经验, | 中级目标:就业,圆满完成 | 该学生的兼职经历给他以很大锻炼,人情练达 | 有照片及个人总结 |
C组 | 考证狂人,其中极端有26本证书 | 中级目标:就业,完成情况,一般 | 这组学生好学但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掩饰自己意图,被看穿后又不会维护自己利益 | 有照片及个人总结已经准备退出 |
D组 | 社会经验丰富,学习成绩较差 | 中级目标:就业,完成情况,良好 | 能够很好的展现自己,赢得好感,但是对专业知识的态度造成后边提升有限 | 有照片及个人总结 其中有从事推广工作 |
E组 | 有过两年专职工作经验 | 中级目标:就业,没有完成 | 太过功利,不能接受企业考察 | 自己退出 |
F组 | 15级社团代表 | 低级目标:教学探索,正在进行 | 外地新生对这些接触太少, | 正在逐步展开 |
2、学生实习情况图片:
图1:我校学生作为培训教师指导学生上课情况
立达职业技术学共有12位同学,正式进入上海地区各分支机构开展顶岗实习,切身体验机器人培训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创新,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逐步向合格的机器人培训教师方向发展。
3、合作实施进展及成果
目前我司与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期合作项目已圆满结束。来自该校的罗峣晟同学,作为指导教练,成功指导学生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图2: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获奖证书
五、问题与展望
与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已经初步取得一些进展。我司正期望并努力实习生、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和就业空间,但遗憾的是,来自立达的12名实习学生最后只留下罗峣晟和万峻青两名同学。没有留下更多的学生,值得我们反思。同时,探索如何建立一种更稳定可靠的合作模式,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希望从专业建设、教材编写、课件开发、STEM教学模式探索,跟学校专家组成教委会实现校企共同管理机器人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
机电与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