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师生们在校吃得放心,吃的舒心,学校积极推进“6T”实务管理等科学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后勤保障系统,制定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积极探索现代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优化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率、优质量保障的发展道路。
首先成立食品卫生领导监督小组,并由后保处专门指派专人每天到各个食堂检查记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把关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其次,实行规范化操作管理,严格管理,责任到人,各司其职,职责分明。严把食品进货关、食品储存关、食品制作关。大米、食油、蔬菜等食品要从正规渠道进货,保证质量,同时要经过检查小组的验收;食品储存要防苍蝇、防老鼠、防发霉、防变质,防生、熟食品混装;食品要煮熟、煮透,生、熟食品分砧制作,分菜间要搞好卫生工作。最后,对食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思想责任教育。同时学校每个学期和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和安全协议,制定“食堂安全工作制度”、“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派食堂管理员常驻食堂进行监督,和承包单位共同管理食堂,学校主管食堂人员经常到食堂检查食品和操作程序,食堂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做好社会监督,每年进行一次民意调查,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堂服务和饭菜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师生的满意率较高。每周及时对食堂菜价进行监控,要求食堂做到价格合理,切实发挥教委与学校的补贴作用,让利于师生。
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保护和促进清真食品行业的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谐,食堂还有专门的少数民族窗口,方便少数民族学生的用餐,使少数民族学生有宾至如归之感。如今各大院校都积极开放少数民族饮食窗口并对其非常重视,我校更是对其慎重对待。对于少数民族特色食物的饮食加强监管,食品卫生方面一点不落下。从同学们的问卷调查来看,对于一食堂里面的少数民族窗口的食物的品种、口味、分量都比较满意。
每年学校开展“食品节”等各项后勤服务评比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满意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