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大型活动的预案
(一)工作中常见问题
1. 盗窃,比较常见盗窃手段有如下几种:
(1)溜门,即在高校楼房内窜走,寻找作案时机,发现有机可乘,溜门入室盗窃。
(2)守候盗窃。高校都是开放式管理,不少外面的考研、考证族来高校教室自习。其中也不乏一些自习为名、实施盗窃的嫌疑人。他们外表学生模样,坐在教室装模作样看书,实际注意别人带来的财物,择机下手。
(3)采用特殊工具。盗窃自行车、助动车的工具大多小巧,携带方便,窃贼用这些工具开锁的时间与正常开锁几无差异,作案时间短,隐蔽性高,开锁后迅速驾车逃离,抓捕现行难度大。
(4)乘人不备。体育运动者放在运动场边的手机、钱包等均是作案者作案目标。
(5)撬门或破窗入室。
(6)内部盗窃。内部盗窃案件目标明确、手段隐蔽,防不胜防,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2. 火灾
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明火、私接乱拉电线造成负荷过重,导致火灾等;学生火场逃生知识也不够普及。
3. 学生非正常死亡,是校园治安的棘手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主要情形有: 自杀、遭歹徒杀害或交通事故致死、失足坠楼、运动中猝死、游泳淹死等。
4. 校园各类车辆增多,引发校园交通不畅
不断增多的摩托车、轿车、生活用小型机动车在教学区通行、停放,尤其是新生报到期间、上放学时段和放假前后,各种车辆在校园内穿行频繁,给师生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
5.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群体性罢课、罢餐、示威、游行等事件
大学生往往十分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涉日、台事件、“藏独”、“东突”等等问题。大学生的政治热情、爱国热情都很高,极易被境内外敌对分子利用,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和社会安定。
6.打架斗殴与其他事件
学生均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经常会因酒后情绪失控、一时冲动或生活琐事和情感问题引发矛盾纠纷。
导致高校治安问题的主要因素
1. 半社会化的特点使高校存在很多安全漏洞
高校大多为半开放式,校园出入随意,公共场所(如公共教室、自习室、实验楼、体育场馆、食堂等)无专人值守,进出方便。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高校半开放的特点和管理上的漏洞进入校园实施犯罪。
2. 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现在大学生都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差,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在形成期,对未来过于理想化,心理上不成熟。特别是现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更大,这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增多,而高校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教育又明显滞后,如不及时疏导,极易诱发和导致突发情况的发生。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盗窃、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大学生们普遍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也是校园案件时有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 高校的客观环境造就了引发案件的时空条件
如今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校园占地而积越来越大,不但校内的建筑多,绿化搞得也好。对外经贸大学校园四周铁围栏不高、且有部分破损,技防设备也不能做到全方位覆盖,造成安全工作存在不少死角;尤其是东西两面的小门基本上不开,也无固定值班岗位(如北4门),外人通过非正当途径进出不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建筑和绿化设施在为高校提供良好教学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案件的发生创造了时空条件,如空旷的教学楼,茂密的树林花丛等。学生在这些地方学习、谈恋爱时,因四周无人,正好给不法分子实施抢功、强奸等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
以高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餐厅、酒吧、网吧、游戏机房、发廊等场所群聚于高校校园周边,其中有的公共娱乐场所违法违规经营,无照摊贩摆摊设点,治安秩序混乱。甚至有少数场所还进行色情和赌博活动,这不仅侵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引发了大学生酗酒、打架斗殴事件。对外经贸大学正是处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南边是地中海商街,北面是学生公寓与小吃一条街,各类人员混杂,无关人员或车辆从校内借道的情况时有发生,无形中增加了校内安全防控工作的难度。
根据上述情况,我校的建议和打算:
1、密切协同,完善校园“110”报警求助服务机制
在校园各保安岗亭处安装“110”报警求助标志。校园“110”是公安“110”的组成部分,集报警、服务、求助、联动等职能于一体,它不仅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安全资源,快速处置校园突发治安事件,与政府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可借助公安部门的力量为师生排忧解难。
2、 强化培训,打造一支稳定的、执行力强的、训练有素的校园保安队伍
突出“人防”在校园安全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强化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有良好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及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校园安保队伍。
3、完善快反机制,成立一支小、快、灵的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小分队
(1)与当班的巡逻岗配合,形成交叉网,加强对安全死角和重点区域的全天候、不间断巡视,及时查找、发现问题,将安全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比如发现围栏损坏的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2)加强对易发案部位的守候伏击,以便及时发现、抓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保障校园的安全秩序(如非机动车停放处、校园偏僻植被茂密处等)。
(3)应对校园内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
4、强化综合治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1)协助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互动活动中。
(2)通过南北主要进出的门岗摆放各种治安、消防、交通、心理安全和各类防范知识的宣传画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消除或减少发生意外或突发事件的几率(对外经贸大学内就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杜绝垂钓、戏水等情况发生,做好师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3)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求生能力。
(4)积极争取地方职能部门的支持,主动协助辖区的警署和城管力量,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的治安秩序,营造安全的环境。
(5)严格门卫制度,加强进出门岗的检查询问力度,突出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的管控。
(6)树立服务型队伍理念,为学校师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如针对学校师生骑自行车的人数众多,在各门岗值勤点准备打气筒,以备不时之需)。
5、突出重点,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点、要害部位的监控
(1)行政楼等设固定岗,重点抓好对进出人员的管控。
(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突出对财务室、档案室楼面的管控。
(3)针对校园案事件发生的特点,突出对体育馆、图书馆、河流边及植被茂密的偏僻处的管控。
2019-2020 年度继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