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上海去往重庆的火车上。
晚上九点多,闷热又嘈杂的车厢里,大家都昏昏欲睡,突然广播响了起来“十号车厢一乘客突发疾病,列车上有没有学医的人前来帮助,谢谢!”
车厢里一时炸开了锅。姨妈问我,你要不要去看看,就算帮不上忙看看别的医生怎么做的,也可以学习下经验,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
去的路上,碰到了另一个医学生跟我一起去,我心里也就没那么害怕了,在列车员的带领下,我们到了病人的床边。
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我们,病人喘的很厉害,呼吸困难,全身紫绀明显,情况十分危急。家属告诉我们,患者是先天性心脏病,从小就这样,过了就好了。这个女患者是95年的,比我还小一岁,正值花季的年龄却饱受病痛的折磨,瘦弱的像个十来岁的孩子。
我立即握住她的两只手,另一个同学握住她的脚,叫工作人员灌了半瓶热水为她升温,焦急的等待工作人员把简易器材拿过来。器材一到,我们不敢耽搁,我马上为她测量血压和体温,另一个同学则为她测量脉搏及颈动脉。
“糟糕,脉搏摸不到了!颈动脉也没有!”
“我也是,血压量不出,肱动脉摸不出!”
我用手机电筒看她的瞳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之前的害怕和紧张全都被抛到了脑后。我立即将女孩身体摆正,一边做胸外按压一边等着工作人员寻找有无带有氧气装置的驴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没有等来氧气的女孩面色已经灰暗了,手脚冰凉,再无任何生命体征!
我只能无力的为她盖上被子,和另一个医学生一起宣布死亡,并且简单记录了抢救的过程。
……
之后,我便悄然离开了这个车厢。平生以来,这是第一次!让我有这种无力感。瞬间的无奈和失落涌上心头,只好躲进厕所里偷偷的哭。一晃,火车到了下一个站,那个女孩被抬下了车,透过车窗看着她瘦弱的身躯,仿佛一个小天使就这样被带离了人间。
“愿你的天堂没有病痛,能自由自在的翱翔。对不起,我没能救活你,但是我答应你,我以后一定更认真的学习,更加勇敢,守护更多的生命!”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临。随着列车的行驶,我也将继续我的旅程。
院长思考
这是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吴叶艳同学在完成8个月的临床实习后,与家人一起赴重庆旅游的路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从中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不安,也看到了几个问题:
1.救人是一个任何人不容推脱的责任,一个医护工作者必须秉持“尊重生命、人性关怀”的理念;
2.救死扶伤要有知识、能力和经验,但不等于具备上述要素就能救活每一个人。
要如何解决这位同学的困惑?我院能否根据校党委书记的要求“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改革上去培养人才呢?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深思。
吴叶艳同学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在护理技能操作上表现尤为突出。
2016年获得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天使之星”技能大赛二等奖;
2017年3月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护理技能竞赛。
在星光计划备战期间,她认真练习每一项操作,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使得她能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
但在与她的交流沟通中,我们看到她内心的复杂,她为没救活那名乘客而懊恼,后悔自己在校期间理论知识学得还不够扎实,后悔自己还不够勇敢!
老师们认为,我们的学生在这班列车上的行为——冲上前即使予心肺复苏,尽力抢救患者,是非常值得骄傲的。虽然患者没有救过来,但都为你的行为点赞!
我们相信毕业后,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