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积极推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翻转课堂教学;引入基于“互联网+”的云课堂系统,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便于教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有效的整合,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即时记录课堂互动,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程掌握学生“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试”全程教学活动的数据采集,为“金课”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为落实“四个回归”,我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清除“水课”,倡导“金课”。 借助今年疫情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机会,引导教师确立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教研室或课程组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慕课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培育一批优质课程。2020年共立项六门“金课“建设项目,逐步将我校的课程打造成有深度、有高度、有挑战度的课程。
学校建立了校内外两级竞赛制度,注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制定了《上海立达学院教师教学比赛与教学工作荣誉奖励管理办法》、《上海立达学院学生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如疫情期间学校组织“线上教学优秀案例评选”、“优秀主播评选”“学生优秀笔记评选”,加强了教师间互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了线上教学质量。学校还举办了一系列线下教学比赛、说课大赛、选拔赛,鼓励教师参加市级、长三角、国家级比赛。通过各种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检验了教与学中的不足,推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校注重学习的过程考核与结果导向,制定《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教师进行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改革。改革考核方式的课程逐年增加,考核形式日趋多样,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采取方案设计、调查报告、作品创作、项目设计等多种形式,取得较好效果。
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学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在大学英语课上做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和尝试,其中,开展新生“英语浸泡月”活动就是一个有趣且有效的尝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 本科教学改革案例如下:
(1)准“国际化”-英语浸泡式教学
在2018级本科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我校主要围绕“国际化”,在大学英语课上做出了一些教学改革和尝试,其中,开展新生“英语浸泡月”活动就是一个有趣且有效的尝试。
“英语浸泡月”即学生在校(园)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内,让学生充分被“浸泡”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自新生入学军训后,便启动“英语浸泡月”活动,进行浸泡式教学(Immersion)。“英语浸泡月”活动旨在让新生快速融入我校国际化氛围,有效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对中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养成乐于使用英语的习惯,为今后的出国学习或考研做好基础和准备。为使得活动顺利实施、使英语浸泡月卓有成效地进行,特成立领导工作小组,校领导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分院院长、专业主任、外教、专兼职英语教师。活动分为集体活动和以自然班为单位的项目教学,活动强调趣味性、实用性,体现国际化的特征。开展的主题活动涵盖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英语演讲、英语戏剧表演、英语词汇加油站、英语电影赏析及配音、英文诗歌朗读等等。
通过“英语浸泡月”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外语学习有了更高认识,尤其是对部分同学参加“海外本硕直通项目”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海派文化融入艺术专业课程,打造立达教学特色
以艺术类专业为例。
依据2018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优秀文化品牌是彰显一座城市的精神和品格,能为城市发展塑形铸魂。
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结合艺术类专业教育现状,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构建以海派文化元素为主题的艺术设计课程建设,融入海派文化的特点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海派文化的营养,陶冶情操,培养新一代高素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
通过海派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建设,为学科整体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措施和方法,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成果展示、宣传、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继而将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根植于我们学生的设计思维之中。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发挥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文化价值引领的作用。
2.专业建设
我校2018年升格为本科学校,目前学校共开设了10个本科专业,覆盖2个学科门类(如表一所示)。其中,2019-2020学年学校成功申报了表演、环境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新专业。学校为适应地方高校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逐步优化专业结构。
表一 上海立达学院开设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 一级学科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开设年份 | 授予学位 |
1 | 管理学 | 120204 | 财务管理 | 2018 | 管理学学士学位 |
2 | 管理学 | 120205 | 国际商务 | 2018 | 管理学学士学位 |
3 | 艺术学 | 130404 | 摄影 | 2018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4 | 艺术学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2018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5 | 艺术学 | 130504 | 产品设计 | 2018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6 | 管理学 | 120203K | 会计学 | 2019 | 管理学学士学位 |
7 | 艺术学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2019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8 | 艺术学 | 130301 | 表演 | 2020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9 | 艺术学 | 130503 | 环境设计 | 2020 | 艺术学学士学位 |
10 | 工学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020 | 工学学士学位 |
3. 实践教学
学校按照教育部等 7 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为落实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认真梳理,构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第一、二及海外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习制定了《上海立达学院实验教学实施细则》完善了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和指导书,明确了实验教学工作职责、实验教学各阶段质量标准,通过过程监控、实验报告检查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同时不断加强实验室用房、仪器设备、师资等建设,为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条件保障。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开出率100%。同时非常重视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大力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逐步提高。
制定了《上海立达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鼓励学生自选实验、自行设计实验、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学科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校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梳理调整原专科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按照实习、就业两位一体的思路,重新构建适应我校本科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与宏村画佳会馆、夕象(上海)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剑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龙之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上海森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保证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
为落实《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负责完成第三批试点院校申报工作。本年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完成申报工作。 通过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
学校建立了以教授、专家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人才需求和专业教学研究,确定专业方向,评审教学计划,推动了学校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统筹行使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发挥教师在内涵建设、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形成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本着有利于培养知识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的原则,学校制订了《上海立达学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管理重心下移,人员精简高效,责权利一致”的管理原则。在二级管理体制运行下,学校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制度管理为载体,扎实做好过程管理工作。依照工作计划和目标,对领导班子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与本部门和个人的奖惩及聘任挂钩。
学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有效落实本科教学激励计划。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在评优选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等方面,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坚持把教学基本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力度,落实学生实验实习经费,确保教学需要。四是舆论关注教学,利用宣传舆论阵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学工作的成绩和模范人物,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学校构建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级层面由教务处决策重大教学改革工作并制定重要教学文件,对事关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和提出实施方案。由教学督导组负责执行学校的决策并对日常各教学环节行使检查、监督、指导、咨询等职能。同时,二级学院则由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教学质量保障。学校通过常规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督导检查、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多种途径,对教学中的各环节的状况进行全面收集,及时掌握和分析、评价教学状况,通过校教学工作例会、督导信息传递等方式,把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发现和鼓励先进,及时处理和整改问题。每年将教学质量作为二级学院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务处制定了18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的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按指标体系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
2019-2020年,我校各类科研获奖47项,发表论文37篇,教材5篇,承担省部级课题6项。
2019-2020年,我校积极配合上海市语委和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的工作,积极组织学校语委成员5人参加上海市语测中心组织的语言文字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参与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的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完成2018级学生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工作,完成2019级学生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的预算工作。积极完成2019年度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申报工作。提前做好2020年我校语言文字评估预案工作,总结建校以来的语言文字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开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学风主题班会、进行诚信教育宣传、展示上海市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座谈讲座、开展读书会及经典诵读活动等活动,借助奖学金、先进个人等评选推送,有效实施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开展特色学风建设活动,各学院每年制定学风建设计划,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措施形成良好学风。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4月已通过心理健康中心达标建设验收。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6名,师生比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