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测评指标
创建动态 News

上海立达学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日期: 2023-09-04
来源:
发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更好地谋划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现就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才是学校核心战略资源,全校教职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学校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置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地位。面对日趋白热化的人才竞争,对学校人才队伍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人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勇于啃硬骨头、齐心协力补短板的决心和魄力。

二、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

1.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认识人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切实把学校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类人才上,全校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大人才观”,营造“人人爱才、人人护才、人人惜才”的人才文化和校园风气。

2.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理念。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科学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思维,不断探索人才使用新机制,真正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上得去。要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兼职教师的作用。

3.牢固树立“人才竞争”理念。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国内外的人才竞争,以更加宽广的胸襟和气度,积极引进比学校现有队伍更强、更有实力的人才。同时,进一步健全竞争机制,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搭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人才竞争平台,鼓励公平竞争,鼓励人才冒尖。

4.牢固树立“全员引才”理念。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的党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都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脉资源,全员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主动出击,锲而不舍。二级学院的党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要对照学院发展实际需要,找准缺口,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把缺口的人才引进工作具体落地到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头上,下达硬指标硬任务,并落实到人员考核中。

三、坚持党管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

强化党委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谋划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教育上的主体责任。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从学科建设、政策引导、业务指导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部门要加强协同,构建大人事、大人力资源开发格局,充分发挥校友、对外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学术交流等对人才资源的凝聚作用,形成人才工作的有效机制。职能部门要强化人才服务意识,主动作为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以德为先,抓牢人才队伍建设根本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构建以师德师风为重点,集“政治素养、品德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和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四有”好老师。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的师德建设体系。对师德失范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出一起,绝不姑息。完善思想引领与典型示范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紧扣时代主题和教育热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内容要更接地气,成效要入脑入心。

五、多策并举,打好精准引才“组合拳”

比对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大学更名、学校“十四五”规划等各项发展任务的师资要求,着力解决最为核心、最为迫切的教师总量问题。全校协力,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解决数量不足的同时兼顾量与质的平衡,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企业精英及台籍人才。

1.重点引进高端人才。落实《上海立达学院引进人才有关规定》(2020版),落实特岗津贴等优惠制度,将引进资金、政策及资源重点集中到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上,并向重点学科、硕士点单位进一步倾斜。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对高端紧缺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办法,不拘一格引才招才。除了学校加大投入,还要用好、用足上海市扶持政策,每一位和引才工作有关的人都应该熟悉上级政策,能够准确的传达政策。完善人才团队建设的激励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优秀人才团队效应。

2.积极补充优秀青年博士。着力解决师资总量问题,积极补充优秀青年博士。要确实摆正位置,认识到学校现有的平台和周边高校相比仍有不足,要放低姿态,努力做人才聚集的洼地。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平台吸引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过渡房等引进待遇标准,保持政策与周边高校的比较优势,支持青年博士快速融入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3.灵活引入业界师资。紧扣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师资配置向相应学科倾斜,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投资项目或企业为主体,高校通力配合、协同参与的校地、校产协同招才引智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引才、兼职用才、协同授课、企业导师等灵活的引人用人方式,从产业界和知名企业引进高水平技术骨干。建设一支教师和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

六、扎实做好师资培训,全力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能

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引导专任教师专业发展,做实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坚持“以本为本”,注重教学质量评价,抓牢本科教育基础,多措并举帮助教师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做实新教工岗前培训工作,强化教学督导导教功能,严把新教师教学基本关。采取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便捷高效的培训渠道。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推广教育活动全覆盖。继续支持教师参与各类校际交流、国内外进修访学、学历/学位提升活动,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持续提升。

七、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释放人才队伍活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积极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人才分类管理和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规范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改进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得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人才招聘要解放思想,注重实绩,跳出“唯年轻,唯学历、唯职称”的框框,招聘过程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等作为限制性条件;推行第三方评价,完善校内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制度,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关注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完善奖惩机制,抑制人才无序流动。

八、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开辟“人才特区”

按照“人、岗、事”合理匹配的原则确立学校“三定”方案。在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推进“评聘分离”,实行“短聘——长聘”结合制度。开辟“人才特区”,试行特殊引进及评聘政策,通过“年薪制”、“协议工资”等形式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遵循学科建设及人才发展规律,在“特区”内外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考核、奖惩及流转机制,从而吸纳、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有识之士。

九、选用结合,推动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有机统一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根据学校事业和中心工作需要,着眼干部人才队伍长远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落实“人岗相宜、能岗相适”选人用人导向,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提升选人用人格局,及时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实绩突出的人才吸纳进学校干部队伍。持续加强对校内现有人才的培育培养力度,科学精准实施人才工程,进一步发挥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十、搭建支持链线,多方联动服务人才

1.健全人才服务工作机制。要善于用感情引才留才,各学院领导班子和各部门要用识才的慧眼和爱才的诚意,认真落实好培养人才、关爱人才、服务人才的责任,最大程度释放人才工作制度红利、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努力营造温馨的工作、生活和人文环境,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更要用得好。

2.创新人才服务工作形式。建立与高层次人才定期的倾听沟通机制,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分工负责、定期联系高层次人才及青年教师,关心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及其生活、健康状况。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各项服务保障,协助新引进人才家属子女安置、办公条件及科研助手配备等工作,及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心投入工作。构建鼓励创新、提倡“冒尖”、包容失败的人才发展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3.营造浓厚重才爱才氛围。在学校开设人才专栏,加大人才宣传表彰力度,深入挖掘教学科研管理上涌现的优秀人才,广泛宣传人才优秀事迹,大力培树人才先进典型。学校财政优先安排、足额保障人才建设经费。对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团队授予荣誉称号、给予表彰奖励,增强人才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

上海立达学院

2021年3月20日

 


护理与健康学院支部组织高党学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18 - 06 - 04
5月29日下午1时,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本科学科建设正式启动,升本转型学习研讨会于5102教室召开,副校长、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院长李斌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参加。 学院党支部书记兼学生工作副院长杨静茹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提出全体教职工应该深入思考在我校升本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提高育人水平。 李斌提出,学校升本以后,我院面临的问题是相关本科专业该如何做好教育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专科与本科的差异性,形成共识,明确方向,找到突破口。 各位与会老师就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余寒梅、朱乐蒙、李虹坪等五位专业主任先后发言,余寒梅老师从人才类型、人才知识规格、素质规格、能力差异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专科教育的差...
2018 - 06 - 04
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同时纪念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歌颂新时代,进一步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5月30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同心筑梦新时代”红五月歌咏比赛在图书馆三楼表演厅举行。校团委书记雷利娟、校团委副书记高超、校团委副书记杨政凤、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以及师生代表观看了比赛。  红五月歌咏比赛作为我校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的传统项目,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得到各二级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学院通过选拔,组成最优秀的合唱团队参赛。比赛中,各学院代表队都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整场活动由国防社带来的《假如战争今天爆发》拉开序幕,演员们英姿飒爽,一出场就给观众带来惊艳,接着六个二级学院分别带来了自己的表演节目,最后活动在艺术团带来的《致光阴》中圆满落幕。经过激烈的角逐,管理学院、商学院、机电与信息...
2018 - 06 - 08
背景:2018年5月16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对以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组建上海立达学院予以备案。5月26日,上海立达学院揭牌仪式暨建校十五周年庆典隆重举行。01新华社、上海教育电视台、松江台进行了报道。 上海教育电视台https://m.youku.com/video/id_XMzYzMTYwNTc1Ng==.html?sharefrom=iphone&sharekey=74142bf05989f91cca8e0c82ce9188253&source=&ishttps=1&sharetyp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松江台http://www.kankanews.com/a/2018-05-28/0018458401.shtml 02上海立达学院举行揭牌仪式暨建校十五周...
2018 - 06 - 01
5月29日下午,机电与信息学院邀请上海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王亦军高级软件工程师在1106报告厅为我院学生作了大数据与人才需求的专题讲座。全院师生1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学副院长张绍民主持。会上,机电与信息学院院长李光布教授为王亦军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王亦军结合近几年的大数据应用情况,深入浅出地为我院师生讲解了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可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数据化运营,同时就当前大数据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专业人才技能和素质要求。他还同时例举了大量的案例,使机信师生从感性的层面进一步的加深理解。 讲座结束后,机信师生纷纷表示,在信息化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更应该用大数据的方式采集问题,以大数据的技术去处理任务,以大数据方式创新应用。(机电与信息学院新闻中心 撰稿:张琴)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亭公路 1788号         邮编:201609
电话:57805678
传真:57802566
微信扫一扫 设计更省心
Copyright ©2018 - 2019 上海立达学院  文明在线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