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神提炼并展示出来,用“民族记忆”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上海立达学院于近日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上海立达学院首届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由上海立达学院主办,中共松江区叶榭镇委员会、上海立达学院校团委、乡村振兴学院、教务处共同承办,致力于中国非遗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传播,本次非遗文化共展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运用“非遗集市”与“非遗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园内进行传播。
上海立达学院首届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草龙舞)”进校进行体验式展出,让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古老“节庆舞草龙”等民间舞蹈体验,使学生们能真真切切地体验这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为何被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另一个吸引群众的则是叶榭水族滚灯舞,水族舞因模拟鱼、虾、蟹、蚌等水族而得名,由唐代渔民创制,现场的来宾纷纷拿起道具进行舞蹈。
学校邀请叶榭当地有名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饺”美食与“叶榭筘布、叶榭竹编”走进校园,让新一代年轻学子能够品尝古老的非遗记忆,更能在课堂中体验传统技艺与现代周边产品文化碰撞的灵感,学生利用筘布、竹编做出新时代的产品,无疑,是将非遗文化带进现代生活中,真正做到了非遗的传承。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非遗文化节还专程从外省请来了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画葫芦、泥塑面人、中国编织手串”等非遗项目走进学校,让海派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碰撞,也能让许多在上海求学的学子进步感受中国的非遗文化。
活动当天,恰逢北美艺术家来访我校,在短暂的60分钟交流与互动中,中国非遗文化在国际友人中好评如潮,首先邀请了叶榭镇文体中心非遗传承人何老师为现场的参观者讲解了国家级非遗舞草龙,它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原生态舞种,又兼有祭祀和娱乐功能的活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是上海当地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重要的是,对立达学院展出的非遗项目爱不释手,学校校领导将叶榭筘布文创背包、手包、中国编织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礼物赠予外国宾客,更值得一提的是,省级非遗文化“泥塑面人”传承人为到场的北美之星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亲自捏了各自的塑像,不仅将非遗文化赠予友人,更体现了我校对国际宾客的热心与精心,真正做到了“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
当天上午还开展了非遗进课堂,这也是上海立达学院首次将地方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叶榭竹编、筘布技艺的民间老艺人带着这份热情开启了“遗艺生辉”的非遗进课堂活动。小小竹条细细冗长,几条竹编在传承人手中变成了艺术作品的萌芽,短短几十分钟,立达学子很快完成了竹编的编织,每个小组均用竹编做出了“小船”,一艘艘小船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是古老技艺的传承。叶榭筘布的深蓝色成为了这一非遗文化的特点,传承人利用筘布和学生们一起做起了香囊,这一项技艺的传承更多的是对这一文化的致敬。
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不仅能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