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主要精神,我们充分认识到习近平一向很重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校护理专业在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选定《护士人文修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护士人文素质修养是护理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提升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护士人文素质修养。“上海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对策”的调查报告发现,工作量大,患者不理解,收入偏低,这三大压力使得三分之二的护理人员对职业认同度不满意,超过40%的护士认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偏低;医院的趋利现象使护士失去了患者的绝对信任度。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护理学院从2017年初,根据校党委制定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年计划”, 课程主讲教师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凸显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护生的人文素质综合修养,培养护生的爱伤观念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
一、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教学中在参考大量文献与教材的基础上,制订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中绝大多数素材来自于临床实践、社会热点问题、近期新闻报道等。我们选取的与爱伤观念贴近的十二个主题是:护理人文关怀、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护理职业道德、职业形象、护患关系、人际沟通、护理与社会、护理与文化、护理美学、护理礼仪、护理科学思维。这些主题的选择,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叙事护理的教学方法。叙事护理教学法是护理人文教育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看电影、讲故事和写日记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深刻领悟叙事者的经验体会,产生同理心,更易理解抽象概念并形成专业价值观;借助叙事素材的教益性、激发性和感召性,帮助学生加深对关怀的理解和体验,促进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具体应用形式包括平行笔记的分享与讨论、叙事护理素材的课堂呈现、叙事角色的扮演。比如在生命与死亡教育的专题中,教师首先选取一篇文章«即使离去,他依然优雅»,通过对文章中关键信息的设问,引导学生挖掘故事中隐含的细节,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心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同时也让学生叙述曾经自己目睹的有关死亡的故事,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感恩生命,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以后在工作中要有同理心、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护士救死扶伤的重要责任。从对生命与死亡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修养。这样的专题项目很多,学生从中获益良多。两个典型的事例正说明了课程的意义。 一个是15级蒋晓峰同学在下班途中成功抢救了一名车祸患者;一个是14级吴叶艳同学,在去旅行的火车上参与抢救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救死扶伤,这无疑是护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成功的典范。
二、取得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之中,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了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对学生的调研问卷中,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更重要的是,在调查中显示出,有92.3%的同学表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学会感恩生命与敬畏生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90.7%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对增强护理人文关怀意识非常有帮助,可见,学生加强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感恩、敬畏生命以及人文关怀的意识。这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促进师生共同提升和发展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所有成员经过系统地、有计划地教学设计和指导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反馈。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相关专题,将在见习、实习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认真书写平行笔记。教师认真整理修改,汇编成册,最终完成了《护生成长日记》的出版。而教师通过“课堂思政”改革的试点,将所讲教学内容整理成册,出版了教材《护理文化与职业道德修养》,这是学生、教师通过教学改革的收获,也是对《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教学最好的评价。 “课程思政”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科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代替的优势。
促成教学成果的转化
在课程教学中,主讲教师不断总结积累,记录教学痕迹,与临床外聘教师共同探讨,双方分别从教学、临床两个角度出发,缩短教学和临床的差距,真正实现和临床的零距离接轨,培养临床所需的人才。 最终将整个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成功申报2017年上海市级高职教学成果二等奖。
其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意义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和课程思政工作室的指导下,作为“课程思政”的改革试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的成功典范之一,我们将继续学习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整个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8年3月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