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队伍建设
1.做好2018版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按照教委的规定,派出专职骨干教师参加市级18班新教材的学习培训,同时还在学校设立分会场进行集体学习培训,有专职老师负责学习教师的签名考勤,对于无故不参加培训者、培训不合格者,原则上不安排上课。
2.参加上海民办高校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第一期)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上海市教委工作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期末繁忙的工作期间,我校派出一名专职教师。与2018年7月5日到11日,参加上海民办高校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第一期)活动。
3.社科部积极申报“2018年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计划实施项目”。
通过努力,获批两项B类项目,分别是上海立达学院创新创意创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国智慧》系列选修课教师团队建设。
二、大国系列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2017-2018第二学期,我校社科部根据上海市教委开设大国系列思政类选修课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思政选修课,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课程面向全体大一、大二学生,总计选修学生30人。30学时,学分为2学分。课程考核方式是,学生根据学习体会和感受,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撰写小论字数不少于 3000 字文 ,要求立论明确,论证条理清晰,数据资料真实。 所有学生交上来的期末考核论文,基本上符合教学要求,个别同学的小论文写得较好。从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完成了课程教学预期目标,选修的同学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平时积极关注当代中国发展和中国为世界治理提出的“中国智慧”方案,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国方案中所展现的中国智慧。
三、师生实践活动
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社科部组织学生“主题实践小分队”暑期实践活动
为促进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2018年7月11日至7月15日,社科部师生14人赴重庆渣滓洞等红色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坝,开展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专业课教师暑期实践考察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2018年7月17日,我校社科部主任周淑敏带领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进行实践考察。
在漳州市平和县习近平亲植柚子树的所在地,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特色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福建平和榜眼府,缅怀黄国梁与其母亲的千秋功德,同时感受武榜眼家族的美好家风,既弘扬了先贤的品格精神,又体会到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龙岩市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参观作为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古田会议旧址。
作为专业课教师,此次的实践考察使大家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我们应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献身教育事业,不断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
3.积极参加“行走的课堂”----上海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主题学习社会实践(青海实践研修团“爱国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派出一名专职教师参加上海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主题学习社会实践(青海实践研修团“爱国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感受 “两弹一星精神”,学习红西路军艰苦卓绝、悲壮震撼的历程,了解青海在全国具有生态、资源和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4.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活动
为加强社科部教师对近代革命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和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直观认识,强化社科部教师对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一带一路”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把握,并搜集相关理论教学素材,社科部教师张敏华、陈晓琴、向东平一行三人,于2018年7月26日至8月2日,对广州、珠海、深圳进行了为期约一周的考察
5.充分利用上海的红色教育基地资源
本学期共组织200多人次分赴龙华烈士陵园、黄炎培纪念馆、陈云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日纪念馆等教学实践基地参加教学实践活动。